这里有最新的公司动态,这里有最新的网站设计、移动端设计、网页相关内容与你分享!
当前,武汉正在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力打造“五个中心”,全面建设现代化武汉,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不断增强的光环,体现在城市区域协同进步,体现在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体现在巨头企业投资信心的增强,体现在中心城区能源水平的不断提升。
即日起,长江日报推出《看武汉气场渐强》系列报道,聚焦一线,生动记录这座城市在科技创新、产业成熟、开放引领等方面的强劲足迹。
鄂州市利用毗邻以三安光电为主链的光谷区位优势,吸引和设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携手武汉,助力湖北省打造世界级“光核心显示终端网络”产业集群。图为鄂州市葛店三安光电生产线一角。供图:通讯员 方中华
这个月,鄂州市葛店经济开发区泛半导体产业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的施工现场,回荡着机械的轰鸣声。该项目建成后,将打造从光谷到葛店20分钟的半导体产研闭环。这是武汉与鄂州产业合作发展的又一例证。
如今,人们在武汉打工、回鄂州吃饭、用微薄的积蓄在武汉买房、刷卡乘坐武汉地铁、黄石社保……这些场景已经成为武汉都市圈的常态。
《中共中央关于今年8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把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这意味着武汉及武汉都市圈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秦振文认为,如果武汉都市圈坚持“九城一城”的理念,严格遵循同一规划、同一交通网络、同一科技、同一产业链、同一民生保障,就能回答同一问题、同频共振、形成网络群体。
来自孝感云盟的李先生每天早上7点带着早餐从汉孝乘坐城际巴士。李先生对坐在他旁边的一个熟人说:“王姐,我不去了。”今天就这么做。“现在几点了?”他打招呼。 “这趟车50分钟就可以直达我在武汉上班的公司。比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简单多了,而且我可以在车上睡一会儿。”他边吃边说道。
从车窗望出去,从乡间小路到城市商业区的快速过渡,是武汉都市圈交通网络的生动体现。
乘客排队扫描二维码并登上地铁快线。图片提供:湖北铁路集团轨道管理有限公司
“跨城”成了日常“拜访”。今年以来,武汉都市圈交通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沿江高铁武义、合武段建设稳步推进。沪渝高速公路武宜段改扩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城市间32条“死路”纷纷打开。从“物理互联互通”到“高效互通”的转变正在重塑区域时空格局。
拥有完善的地铁和城际巴士连接,同城生活触手可及。
早高峰期间,武汉地铁11号线葛店段挤满了人。鄂州上班族王晓给同事发语音:“放心吧,20分钟后就到了武汉东站,不会耽误早会的。”放下手机,他笑道:“以前我要提前一个小时出门,现在地铁直达,不用再天黑早起了。”
7月26日:碧和日龙双流长江大桥将于明年通车。新华社记者肖一玖供图。
明年双流长江大桥通车后,武汉至黄冈团峰的车程将缩短至40分钟。环城高速“环形”直达加速卡车司机周再也不用奔波在城市里送包裹了。 “它节省了我的汽油钱,节省了我的时间,并且允许我每月多进行两次旅行。”
花湖国际自贸机场实现“24小时通关”。黄江娜店的新鲜鳗鱼9小时内直送韩国首尔。英山云雾茶与晨露一起在越南河内出售。交通效益正在转化为经济发展效益。
行动起来,武汉都市圈一小时出行圈正在加速形成。交通网络的便捷取决于人流,这不仅有利于物流,也有利于“九城一家”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武汉作为武汉都市圈第一城,辐射力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塔发挥武汉科教资源优势,“武汉圈研发转化”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加快,光谷科技创新走廊不断东扩。
中科光核(湖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光谷黄石(武汉)海上科技创新园。拥有研发人员40余人,潜心研发光器件、光模块等产品。 2023年,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落户黄石,次年落户黄石(武汉)海洋科技园。
“依托武汉优秀的员工和便捷的信息来源,我们在武汉进行研发,在黄石进行生产。”该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坦言,公司在科技创新园成立后,不会既加强与高校科研资源的合作,又深化与行业资源的合作,促进公司的发展。
黄石海洋科技创新园(武汉)。数据图
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让创新动力不断释放。
一辆无人驾驶电车在黑暗、封闭的模拟矿井中悄无声息地起步。即使没有北斗卫星信号引导和5G网络实时支持,也能精准避障,顺利前进。这是赤壁领航谷智能无人系统试验基地的最新科研成果。该基地是武汉大学与咸宁学院的首个合作项目。
领航谷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来源:咸宁日报
“第九光谷园区”已申报项目13个,协议投资金额超30亿元名词支持企业23家,主要是武汉华星光电等龙头企业。全面投产后,年产值预计将超过120亿安杜安。鄂州古店经济开发区聚集了89家半导体企业,形成了“光芯显示终端网络”产业链的“短距离闭环”。格电科技长飞公司y园石英材料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
来自鄂州的小伙子王雷热情地说:“现在我可以进家乡一家大公司,工资不低于武汉,还能养家糊口。”科学技术的同步发展,让工业更加强大,让人们更加幸福。
湖北亿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计划在鄂州市银城区扩建其药房连锁店。按照传统流程,物资需要在武汉总部和鄂州境内来回运输。一个仅审批过程就需要两周时间。
然而,该公司的质量总监马先生却考入了武汉东湖中学。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一圈通”柜台提交申请后,材料立即通过跨域数据平台传输至鄂州审批办。整个验证过程都是在线完成的,我在短短三天内就收到了邮寄的药房许可证。 “办理跨城市营业执照需要三个工作日,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马云说。
2024年,武汉都市圈共办理各类一般服务案件179万余件。
保障民生保障是城市合作发展的重要方向。武汉都市圈首先为1062人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一站式”,让他们“减少跑腿,办事更轻松”,并收到荣获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工程奖。
市民在武汉市区武汉市民之家综合办公室柜台办理业务。供图:王凯
到2024年,武汉都市圈城际异地电子纳税覆盖率将达到100%,惠及12万纳税人。政务服务优化正在成为营商环境红利。湖北三丰智能转运设备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李明估计,“以前,我们每个月都要安排专人去武汉处理跨地区纳税,需要花大量时间奔波。现在,通过‘鄂汇办’APP一键完成纳税,全年节省了200多个纳税时间。”
医疗、护理、教育等领域的互通共享,将使民生更加稳定。72岁的黄冈居民张先生带着孩子定居武汉,住院费用立即得到报销。 “不需要预先付钱,也不需要跑腿,就像去看当地医生一样方便。” 2024年,武汉都市圈其他地区医疗费用直接支付金额超过66亿元,惠及群众超过700万人。
市民在武汉市民之家“一圈服务”柜台办事。供图:王凯
事实上,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办公室早在2021年就成立了,其办公室一直划归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阿霍拉更名为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组织办公室。九个城市设立了该机构,并选择了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秦存文认为,未来,武汉都市圈将进一步做强光电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同时,可以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其他城市合作,攻克产业技术基础问题,有效将创新和采购能力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2024年,武汉都市圈经济总量预计突破3.6万亿元,占长江中游城市群的29%。武汉大都市圈正在向拥有3000万人口、经济总量4万亿元的“大家庭”迈进。
(阳江日报记者 秦立伟、海报设计张莉) Copyright © 2024-2026 吃瓜网51官网版 暗黑猎奇外网登录入口,畅享独特体验! 版权所有
沪ICP备32623652号-1